
2016年个人护理品行业发展趋势调研,护肤仍是主流
数据显示,我国今年第三季度快消品金额增长率同比去年增加了3%,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06,高于全球平均水平97,同比去年略微下降,整体消费意愿持平。
数据显示,去年9月至今年9月,个人护理品行业线下年度销售额达到1560亿元,占快速消费品的21%,复合增长率达11%。在个人护理行业中,护肤行业占比最大为36%,且增速超过护发、口腔等子行业,再次印证“脸最重要”。
渠道:从大而全到小而美,从集中到分散再到融合
连锁化妆品店是赢家
化妆品店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下线城市的供给空白,62%的化妆品店位于县级以下市场,地级市和重点/省会城市占比相对较少。
化妆品店各省占比维稳,东北及内陆占比较高,偏远的内蒙古极高,占比超60%。
护肤仍是主流,其他品类增势看好

值得关注的是,电商为线下创新提供借鉴,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。从B2C线上销售额润肤霜仅在线上销售产品主要概念图中,精华和原液销售占比达33%,眼部护理为20%,孕婴童销售也有5%。线上的概念消费将引导线下的实体销售,也促进店老板紧跟主导品类的消费趋势,不断创新。
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,手机网购渗透率从2014年的57%涨至2015年71%,今年天猫“双十一”移动端交易占比由去年的43%激升至68%。微商由于门槛低,投入小等诸多优势,经营的品类中约50%为护肤品。移动支付、微商推动电商发展进入2.0,表示着朋友圈经济将快速发展。
产品:消费升级、创新已成为大部分品类主要驱动
男性市场应注意差异化营销 女性护肤强调便利性
竞争:集中度降低,不同区域关注厂商应有不同
新晋品牌进入+既有厂商品类拓展推动竞争分散化
